“娘炮”之风当休矣?
| 全文共 1571 字,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
在今年9月1日播出的《开学第一课》上,王鹤棣、王源等艺人应邀出席。节目播出后,有人批评上述男艺人缺乏“阳刚之气”,担心“少年娘,则国娘”。五日后,新华社发表评论表示“娘炮之风不可盛行”。
对于“娘炮”一词的争论持续已久。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荧屏之中,“女性化”的男性常受到指责、贬低;在近来的讨论中,“娘炮误国”的观点更是频繁涌现。然而在笔者看来,对“娘炮”的热议更像是一场审美对弈的升级版“咸甜豆花之争”。
浅显来谈:南方人认为咸豆花难以下咽,而北方人却将甜豆花的存在视为不可理喻。“娘炮之争”好似升级:支持与讨伐的双方在舆论场上各执一词,势必要分个高下,殊不知,“人各有所好,物固无常宜”。 男性如何打扮、是否健身和是否化妆都是个人选择,不应受他人干涉,也更不应由此受人指责。
事实上,所谓“娘”只是一种个人层面的审美选择,而审美自身并不带强制性和功利性。在不损害到他人利益的前提下,每一个体都平等享有根据审美装扮自己的权利。况且,男性的定位向来不止“硬汉”一种。古时推崇温文尔雅之士,称为“君子”;现代社交中,人们把着装优雅,举止文明的男性定位为“绅士”,这些称谓不含贬义,更反映了社会男性形象多元化的认同。
“娘炮之争”的另一条导火索,则是观众的刻板印象:将性格与外表,甚至性别直接划等号。然而,性格不是某一性别或外貌的附属品,而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必然形成的品质。人们不相信柔美的外表下能有强硬担当,却坚信黝黑肤色下必定有颗爱国的心,是名副其实的“以貌取人”。
长相柔美、妆容精致、温柔小意、娇俏可爱,这些特质放在女性身上似乎是正常的,此番批判针对的也并不是女性特质本身,而是“在男性身上体现出这些特质”。以化妆为例:女艺人妆容精致,在舞台上突出女性魅力时观众并不抵触;男模特在肌肉上涂抹健身油和扫阴影粉以彰显“阳刚之气”,观众也能接受;而男艺人因舞台需要而化出精致的“女性化”妆容时,部分观众就会产生反感,认为一个男生必须要“阳刚”,要“像个爷们”,而不能“娘”。
部分观众追求女性“更像女性”,男性要“更有爷们的样子”,本质上而言,是一种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。对“娘炮”的不认同,实际上也是对“性别模糊”这一特质的不认同。
在传统观念中,人们的性别观是一种“非黑即白”的二元对立论,男性与女性截然不同,二者之间必须界限分明;而违反这种“性别规则”,呈现边缘化甚至模糊化特质的就是“不正常”。
在大众观念中,谈起男性所用的描述似乎都是肌肉块、“刀削般的面庞”,而说起女性,则是“腰细腿长”,娇小可爱;在学前教育中,儿童接受的原始观念是男生要勇敢坚强,女孩子要温柔可爱。种种环境声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观念,长辈的区别教导更是进一步加深了刻板印象。
然而在社会包容度逐步提高,审美逐渐趋向多元的现在,如此狭隘的性别观已不再适用,性别之间的界线在逐渐瓦解。异装者,跨性别者,性别认知障碍群体已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,其中不乏在各自领域活出风采的人。
在讨论中,部分文章认为“娘炮之风不可盛行”;有些网友表示,若“娘炮”成为社会主流,国家就会失去血性、失去脊梁,这种没有担当的人无法保卫祖国。
这其实是偷换概念。
从精神层面看,所谓“娘炮误国”,其实是想表达“缺乏担当者误国”,将“女性化”这个审美层面上的定义与缺乏担当、懦弱利己等道德层面的特征刻意联系到一起,实则毫无逻辑可言;退一步讲,即使部分“行为女性化”的男性缺乏担当,也不应以偏概全。
就身体素质而言,部分被称为“娘炮”的男性的确难以达到军事战争的要求,但不至于背负“误国”的骂名。爱国的战场不仅局限于前线,后勤、科技研发、信息处理、文化传播等领域也同等重要。可以说,无论是“硬汉”还是“娘炮”,有志者终将报国,外表柔弱还是阳刚只是影响了他发光发热的位置。
“硬汉”亦或“娘炮”,都是一根藤上结出的果。在面对这种并非黑白二分的争论时,不妨审视自身,慎让批判先行。
作者|王鹤霖
文编|何晓晴 李鑫
美编|李苗
往 期 精 选
「社会聚焦」纯读经教育体制围城 | 医院挂号难 | 人大东门假学生证 | 催乳行业乱象 | 童星招募骗局 | 中考劝退 | 斗狗产业链 | 互助献血终止后 | 古琴行业乱象 | 打字员兼职骗局「文化观察」戏曲的黄金时代 | 玉雕工艺与精神 | 配音演员 | 国产动画 | 独立纪录片 | 脱口秀 | 瓶内画 | 滑板文化 | 旧诗新青年 | Live House「特别关注」裸模 | 尘肺病 | 耽美与性少数 | 瓷娃娃 | 催吐者 | 癌症村 | 匿名互诫会 | 自闭症群体就业 | 土味文化 | 相亲角「人物故事」战地记者 | 网络平台up主 | 电竞人生 | 北京地铁工作者 | 曾海若「Lens」大栅栏2.0 | “时鲜”赛场 | 趟鬼市 | MH370失联 | 地铁末班车